重磅!广信贷卖身了!还能投吗?
易主银河天成, 换成巨人集团控股, 让张培峰5亿买入, 被 蛇吞大象,好像卖平台成为了常态。
最近 也已确认要卖身了。
上周客服和官方群已经正式说平台要被收购了,具体什么情况需要再静等两个月。
这么多平台为什么要卖?为什么有人要买平台?说一下个人的观点,仅供参考。
平台为什么要卖?
1、为卖而卖。
搭建了一个平台,一开始有可能开展了业务,也有可能没有,后来不做了,等到国家开始逐渐的合规时候,发现平台框架本身越来越值钱,然后把平台逐步弄合规,因为每合规一步,价格就高了一个级别。
多一项 存款可能多出100万,多一项ICP又多出100万,多一项信息三级认证,没准又多出一个100万。
在此期间平台可能也「正常开展」业务,自己在平台借钱,然后自己投,标真实还不会逾期。开展小规模的业务更容易合规。这一类就是为卖而卖的平台,数量不多。
2、干不下去了。
运营的不是很好,摊子越来越大,窟窿也越来越大,没有办法,只能找一个接盘侠,谁接就把谁给坑了。
3、不好干了。
虽然有不少的 是草根出身,但是现在已经不再是草根可以玩的了。如果平台在此之前没能做大到一定的规模、没能品牌升级,还是停留在草根阶段,可能把平台卖掉、把现金放到口袋,是一个不错的、无奈的选择。有不少的平台卖身属于这种情况。
4、寻求更高的发展。
平台现在做的不错,但为了做的更好、更大、进世界500强,这就需要一个更高级别的资本平台。 网就偏向这种情况,这也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,但是可遇不可求。
为什么有人要买平台?这个比较简单:
1、缺钱。
可能是自己缺钱,也可能是上下游的合作企业缺钱,有一个融资平台更加方便操作。
这种情况多数偏向不好,容易自融。
2、布局P2P
想做P2P了,要布局互联网金融,大多是上市、国企等大公司,之前没有涉足,现在想做了,直接收购一个。
平台卖身,为什么大部分时候要保密呢?原因有三:
1、有内部操作、有秘密情况,当然不能公开。
2、换了新老板,有很多不确定性,担心出借人恐慌挤兑、增加运营风险,选择不公开。
3、不利于谈价格,虽然确定了卖给谁,但到最后的成交还有很多的细节要谈判。
如果公开,对于平台的议价能力非常不利,如果最后没能成交,对于收购方没有任何影响,无非就是没有买到这个平台。
对于平台来讲就不一样了,人们会去猜测为什么没有被收购?是不是发现了平台什么问题?于平台不利,所以选择了不公开。
说回广信贷,现在它是确定要卖了。专门跟客服确定过,并且还通过其他途径顺便了解了一点点内部消息。
广信贷是一个老平台,排名、口碑都不错,应该受到不少资本方的青睐,卖给一个不知名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小。
合规方面也不错,江西银行存款、ICP、信息三级级认证等,平台可以要个高价。
平台虽然获得过一次融资,但还是草根的属性。目前的大环境之下,张小鹏拿10亿现金退出的意愿估计也很高。
平台实现了盈利,但盈利能力一般。2017年营收3000多万,利润只有788万,现金流比较紧张,也无力去扩张新业务,那也就没办法快速提升利润。所以未来的盈利能力、盈利空间都受限。
这个时候做出卖身的决策是完全正常的。
内部途径了解到,应该是几家上市公司联合收购,收购之后业务和运营团队都不变。当然这些只有在最后一刻才能确定。不管怎样,毕竟是易主了,有很多的不确定性,只是乐观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。
有一点可以确定,平台并没有恶意的去通过羊毛推广、加息等手段做数据,然后卖一个好价钱,不管收购方以后怎么处理了。
这个平台到底能不能投呢?几个建议:
已经在投的,稳住不用太担心,密切关注。
没有投的,若是新手就不要投了,倒不是因为安全性的问题,而是这种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,作为新手本来就不知道关注哪些点,现在的情况又比较复杂,所以不建议投。
作为老司机也不建议投。原因是换新老板、新东家了,怎么不得意思意思啊,发点红包加点息,这是正常的套路。所以等一等平台加息的时候再投也不迟。
ps:关于平台卖身你有什么想说的请留言评论一下。原创不易。
公众号 mingshuolicai 收听语音,更方便学习~~ |
热门评论
全部评论
-
-
-
-
基于作者的信息再延申猜测一下:从保密的程度来看,也是符合上市公司操作的,如果没确定下了消息出去了,证监会是会追究责任人的。另外从一个方面来想,假设是上市公司来收,必要要配合一轮上市公司的炒作,这个需要筹划准备,同时目前大盘非常不好,估计也是在等一个窗口期。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为您推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有话要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