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险将成为下一个风口?将拥有5亿年轻人市场?
按照日常生活来说,保险是低频事件,但伴随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而成长的90后,他们渴望简单、无缝、个性化、频繁性的互动,这些互动如今已经可以选择通过增值服务来体现,通过优化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提升了客户互动频次,凸显保险的存在场景。
数十年来保险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因素减弱,但是随着服务业的升级和创新,也带出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市场。
2019年,保险业正在面临“破茧”,这是一项突破传统的全面革新,是一场搭乘风口、不断赋能的健康革命,尤其是针对年轻人这一群体。
都说这一届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:用最贵的面膜,熬最长的夜,每天扛着最弱的身体,捧着泡满枸杞子的保温杯。他们拥有着很强的养生意识,但面对生活的压力,却很难为自己的健康护航。
“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话题就是对996的讨论,当下90后随着他们逐渐成长,步入了生活和工作的轨迹之后也逐渐的开始面临着 、 种种压力。不过,在面对的种种工作和生活压力时,他们的亚健康的状态和健康保障的意识都比上一届年轻人要更强。”
随着年龄的增长,年轻人需要更多、更完善的保障服务,而年轻人的储蓄有限,如何设计一份年轻人承担得起,同时又能解决其保障痛点的产品是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调查数据显示,截止去年年底,我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成年人共计5亿人。同时有这样一组数据:中国灾难性医疗支出为12.9%,有大概1.73亿中国人因为大病陷入了困境,其中有3000万人因病致贫。
瞄准5亿年轻人市场
近年来,互联网保险市场走入了“快车道”,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互联网保险不断加码。但是,对于投保人而言,技术隐藏在了保险产品的表面之下,投保人的整体感知除了购买时的“低门槛”之外并无其他。
近年来,传统保险公司一直在倡导普惠型的保障服务,从资金型业务转向保障型业务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传统保险公司销售渠道“不接地气”,无法下沉满足年轻人群的保障需求。没有适合年轻人特点的产品、没有触达年轻人的销售场景,是当前现在保险销售普遍存在的两大痛点。
对于年轻人来讲,现有人身险销售渠道以 和个人代理为主,银保渠道的痛点在于场景化弱,产品以 型为主;个人代理渠道的痛点在于代理人年龄偏大,佣金机制鼓励传统险和理财型产品。
年轻人对于自身的风险判断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,他们需要性价比更高、与个人风险痛点更加匹配的保障方案,年轻人的第一份保险应该是责任明确、高性价比、决策简单的产品。
换句话说,谁抓住了风口,谁就能飞起来。毕竟5亿人,不是小市场。 |
热门评论
全部评论
为您推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有话要说